Reading For Life|曹仁超投資者日記|筆記|林行止

7月 31, 2010

李錄 可望成巴菲特接班人

Filed under: 巴菲特 — by 山下聖人 @ 10:19 上午
Tags:

促成入股比亞迪獲青睞 或掌巴郡千億投資

【明報專訊】八九民運學 生領袖李錄,有可能由龍的傳人,一躍成為「神」的傳人!美國《華爾街日報》報道,流亡美國後躋身投資界的李錄,可望成為「股神」巴菲特投資王國巴郡的接班 人之一。李錄因促成巴菲特投資內地電池與汽車生產商比亞迪而獲垂青,若他擔任巴郡要職,勢將推動巴郡在中國等亞洲地區尋找投資機遇。民運領袖王丹昨對李錄 有可能成為股神繼承人感到高興。

《華爾街日報》稱,現年44歲的李錄,成為打理巴郡千億美元投資組合的主要候選人之一,一大原因是他與巴郡86歲副主席芒格(Charlie Munger)的摯友關係。芒格受訪時透露,李錄很可能成為巴郡頂級投資主管之一,「在我看來,這是預料中的事情」。

股神拍檔芒格:意料中事

巴菲特拒絕直接評論接班計劃,但不排除在他仍掌舵時,為巴郡引入像李錄這樣的投資經理。他說,李錄在許多重要方面適合巴郡的投資團隊,「你會想要一些為仍未出現的問題而未雨綢繆的人」。

李 錄1998年在美國創業,其對冲基金過去12年內複合收益年率為26.4%,高於標普500指數同基的2.25%回報。李錄與巴郡全憑比亞迪結緣,他得到 亦師亦友的芒格支持,成立1.5億美元基金,並把這基金的一大部分資金投入比亞迪。芒格2008年說服巴菲特投資比亞迪,巴郡當年斥資2.32億美元,收 購比亞迪9.9%股份,市值至去年底升至19.9億美元,升幅近8倍。比亞迪目前佔了全球手機鋰電池市場近三分之一份額。

主戰亞洲高科技企業

《華 爾街日報》稱,李錄是巴菲特的忠實擁躉,認同其價值投資哲學,巴菲特亦表明,不想由對巴郡沒有特殊感情的人接班。不過,李錄與巴菲特的投資戰略有不同之 處,李錄主要投資亞洲高科技企業,但巴菲特通常對他不了解的行業無興趣,尤其是科技企業。李錄若真的接棒,未來亞洲科技股可能成為巴郡一大投資圍範。分析 認為,起用李錄,意味巴菲特意識到,必須調整過去行之有效的策略以適應新環境,即是說,較為穩定的歐美經濟體,未來恐怕只能以較慢速度增長,因此更須看重 中國這個新興經濟火車頭,乃至印度等亞洲市場。

李錄﹕進入巴郡 夢想不到

李錄拒絕談論在巴郡任高職的可能,只說他對能成為巴郡內部圈子一員感到幸運,「這是你做夢也想像不到的事」。李錄形容,投資就像踢世界盃一樣,除了努力,也要能夠把握一兩個黃金機會入波。王丹接受本報訪問時評價李錄「是很聰明的人」。

《華 爾街日報》則稱,李錄、巴菲特、芒格與巴郡下任總裁熱門索科爾,計劃9月與巴郡董事兼微軟創辦人蓋茨訪問中國,參觀比亞迪廠房。李錄在六四後被通緝,但據 稱現可在有限制的條件下到中國旅行。王丹稱,他不知李錄若獲得商界新職,會否有助回國,「這要看政府的態度,但我相信當局不會忘記他過去的身分」。

信報研究部 2010年7月31日A股短期內或回調

Filed under: 信報研究部 — by 山下聖人 @ 10:18 上午
Tags:

市場寬度:股價高於50天線比例升至66.5%;3天線高於18天線比例升至71.5%;超買比例微升至37.8%。大市已進入阻力區,隨時出現調整。【圖1】

放大圖片

● 行業表現:二十五個行業板塊僅八個回落。市場繼續憧憬銀行併購,令個別中小型銀行有不俗升幅,惟控(005)公佈業積前偏軟,令銀行板塊跌0.5%。

● 百大市值表:六隻股份低於50天線,四十九隻股價下跌。中電(002)排名第二天上升,如短線能突破58元阻力,可進一步睇好。【圖2】

放大圖片

● 異動股:恆指回落,惟二十隻異動股只有四分一下跌。市傳工行(1398)擬洽購創興(1111),後者及母公司廖企(194)均大成交上漲,成為異動股。

● 推薦名單︰ 上交所短線市寬升近100%,上升動力強,但同時代表有機會因超買而回調。名單仍持有安碩A50(2823),並設追蹤沽盤於50天線。【圖3】

放大圖片

● 消息人士表示,造紙業「十二五」規劃草案將對行業發展速度、環保和資源利用作新規定,并包含新的行業扶持政策。行業龍頭將集中受惠。【圖4】

放大圖片

● 財政部公佈,上半年全國彩票銷售同比增長23%,全國有二十七個省份彩票銷售量出現增長;其中,廣東、江蘇、山東、浙江和北京增加額較多。

● 中國國家能源局官員表示,中國光能內需市場開始啟動。預計到2015及2020年,光能發電將可達到五百萬千瓦和二千萬千瓦時。

●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預期,一大批鋼企下半年或陷入虧損,因鋼鐵需求增長已出現放緩趨勢,而7月中取消部分鋼材退稅後,亦令出口難度加大。

● 聯想(992)首席執行官表示,旗下「樂Phone」銷售良好。他表示,公司已有整套移動互聯網戰略計劃,惟未透露詳情。

dashboard@hkej.com

放大圖片

放大圖片

放大圖片

放大圖片

放大圖片

放大圖片

放大圖片

放大圖片

放大圖片

畢老林 投資者日記 2010年7月31日天安門青雲路.金融國烏托邦

Filed under: 畢老林 — by 山下聖人 @ 10:13 上午
Tags:

*畢者推介*
■人生如戲,在職場上更是如此,在適當的時候「做戲」,是初出茅廬的職場生力軍必須學習的生存之道。21頁的「大中環」

告訴我們,原來「裝扮」不是一種技巧,而是兩種技巧──「裝」和「扮」。

■俄羅斯最近計劃將部分國營企業私有化,但有人擔心十多年前賤賣資產的情況會重演。安達資產管理分析員陳子豪在18頁的「市場一週」

中指出,國營企業私有化將對俄股有利,因這樣做有助削減財赤和增加國企的透明度及競爭力。

■奧巴馬政府的政治形勢似乎愈來愈不妙,11月的中期選舉失利的機會與日俱增。然而,奧巴馬所做的並不是爭取支持者的擁護,而是努力討好反對他的人。這樣做會帶來怎樣的結果?

克魯明在28頁的專欄中為我們分析

7 月30日,週五。隔晚美股先升後跌,市場觀望經濟數據公佈結果,而科技企業盈利展望欠佳,拖累三大指數尾市走低,跌幅介乎0.3%至0.6%。港股繼續於 二萬一關口整固,全日下跌64點或0.3%,八連升告終,恆指收報21029點,成交金額萎縮至515億元。國企指數下滑37點或0.3%,收報 11905點;8月期指下挫190點,收報20971點,低水58點。

總結全周,大部分歐洲銀行通過壓力測試,刺激環球投資氣氛轉好,加上企業併購活動及業績憧憬,恆指終於成功突破250天牛熊分界線,全星期累計上升214點,升幅1%,平均每天成交金額約558億元。

工行(1398)宣佈私有化工銀亞洲(349)後,本港中小型銀行股隨即起鬨,股價一升再升。據內地引述香港銀行界消息指出,工行完成私有化工銀後,計劃收購本港其他中小型銀行,以進一步拓展在本港的網絡。工行日前曾主動接觸創興銀行(1111),但還未有進一步行動。

在本地中小型銀行中,創興市賬率僅約一倍,而大新銀行(2356)更不足一倍。銀行業人士認為,中小型銀行估值吸引,即使工行併購憧憬落空,也會被其他大型銀行看上。受收購傳聞刺激,創興抽升15.1%,盤中一度創出17.6元新高;大新銀行上升2.3%,收報11.36元。

「股神」眼中的李錄
《唐山大地震》是一齣不簡單的電影,處理複雜的人物心理,馮小剛從來不會令人失望。不過,兩次地震之間,跨越了三十二年的時空,隱藏在電影背後的,是一個重建後的大國光芒。

可以肯定,這樣的題材,在內地必然大收。看在西方觀眾眼裡,《唐山大地震》也不是普通的災難片;中國崛起,對他們來說亦別具意義。

電影只是一種意象的呈現,說到中國崛起,除了GDP和昨天述及的「硬件」、「軟件」之外,六四、天安門,永遠還是那麼引人注目;國內情況老畢不甚了了,至少海外如此。

《華爾街日報》報導,李錄【圖】有機會成為「股神」接班人(巴郡投資部主管之一),焦點離不開李氏在六四的那段往事。從標題〈由天安門到畢非德的可能繼任者〉(From

Tiananmen Square to Possible Buffett Successor)可見,往事並不如煙。

李錄年紀不大,四十四,生於文革亂世,《華日》由李氏父母分離、唐山大地震、八九民運、流亡海外,一直說到他走進華爾街、押注比亞迪(1211),繼而跟巴郡結下不解之緣,對其戲劇一樣的人生,文中有概括而全面的描述。

投資比亞迪大獲全勝
如此富傳奇色彩的人物,不用說乃上佳且絕無僅有的故事題材。然而,當你讀到李錄當了對沖基金經理,並在1998年損失慘重的經歷,也許會有另一番感受。且聽李氏夫子自道:「噢,感覺糟透了……人們只知道我是一個學運分子;輸了錢,看到的只有損失。」

在 瞬息萬變的金融世界,勝敗乃兵家常事,李錄的價值,或許要由畢非德來評定。且聽「股神」怎麼說:「李錄是一名逆向投資者,在比亞迪股價大瀉時人棄我取,大 舉買入,還懂得未雨綢繆,不打無把握的仗。投資素質以外,李錄本身也是巴郡的忠實『粉絲』,對這家公司有著特殊的感情。」

老畢並非畢老肚裡的迴蟲,「股神」對李錄會否正式接他的班,亦不置可否,但從以上這番話揣測,老畢相信,巴郡「粉絲」一說無關宏旨,李錄披甲引領巴郡入股比亞迪,大獲全勝,才是關鍵。

大獲全勝也者,投資回報還屬次要,將帥之間如魚得水,藉此漂亮一仗殺入神州,為日後在中國發掘數以十計的比亞迪奠定基礎,這才是畢非德話中精髓所在!

二千五百年前,柏拉圖寫了一本《理想國》,那是一個烏托邦﹔二千五百年後,塔利布(Nassim

Taleb) 在《黑天鵝》一書中,嘗試構建另一個「夢想國」,他稱之為epistemocracy;以意譯之,可稱為「黑天鵝的健全社會」,是一個抗衡專家謬論、錯誤 預測以至傲慢言行理想的金融國度,也是一個抵抗無能的政客、監管者、經濟學家、中央銀行、賓架的社會。塔利布為其「夢想國」列出如下原則:

?舉凡脆弱的物事,應該趁它規模還小時,就將它打破。切勿容許任何東西變成大得不能倒。

?沒有社會化的損失,沒有私有化的得益。
?蒙著眼開校巴繼而「炒車」的司機,永遠不要讓他開車。
?千萬不要容許一些靠「獎勵」(花紅)過好日子的人,管理一座核電廠或閣下的資產。

?要以簡單制衡複雜。全球化及高度網絡化的經濟,得以簡單的金融產品應對之。

?即使有警告字眼,也不要給小孩碰火藥。複雜的金融產品應一概禁絕,因為只有極少人明白這些東西是什麼回事。

?債務危機是一個結構性問題,我們需要的是─戒毒。
?不應依賴經常犯錯的「專家」替我們的退休生活作籌謀;經濟應該「去金融化」(definancialized),不要再利用市場作價值的貨倉(儲錢養老)。

?要用打破了的蛋來做奄列。2008年的危機不可能迅速修復,在它死灰復燃之前,必須將整個系統徹底改造,教導人們如何在這個確定性不斷減少的社會中生存。

「戒毒」談何容易
金 融危機過了兩年,大部分人好了傷口忘了痛,而「貪婪」更是人性中的重要原型之一。誰不知「專家」之言不能輕信,財經演員還不是每朝早向你問好,「冧巴」不 絕?誰不想生活「去金融化」,但你我還不是每月仍要供強積金?畢媽媽走入銀行,還不是次次被櫃台服務員邀請買她不可能懂的複雜產品?活在一個號稱金融中心 的社會,「去金融化」,可以嗎?沒有花紅分派的投行工作,誰來幹?「風骨」二字,何價?簡單是美,大條道理。然而,沒有槓桿的社會,經濟增長食之無味。戒 毒,不是口講那麼容易的。

Taleb寫的是一個烏托邦,這樣的一個「金融國」,大概只會在夢中出現。

iPhone
4週五凌晨在本港正式開賣,引來大批「蘋果迷」通宵守候,購買這款新一代「潮物」。港人瘋狂,內地同胞也不遑多讓。業界數據顯示,iPhone乃內地最暢銷的智能手機,上半年付運量超過九十萬部,單是聯通(762)已售出約五十萬部。有樣學樣推出樂Phone的聯想(992)說,樂Phone銷售反應良好,亦有全球策略計劃,而香港將成為策略中的一個環節。二股個別發展,聯想輕微低收0.4%,聯通則上揚2.7%。

*財經SMS*
■美國商務部公佈,經季節性因素調整後,美國第二季度GDP折合成年率增長2.4%。第一季度GDP資料被向上修正為增長3.7%,初值為增2.7%GDP。升幅放緩,加重了市場對經濟復甦勢頭的擔憂。

■印度央行公佈,截至7月23日當週印度外儲備增長10.37億美元,至2829.38億美元。印度央行表示,外儲備增長主要歸因於央行外資產的增長。

■供應管理學會紐約分會公佈,7月份企業現狀指數從6月份的69.3下滑至58.4,為2009年8月54.5以來的最低水準。報告還顯示,企業對未來的預期也有所下降。7月份的六個月前景指數由6月份的69.6降至67.5。

■歐盟統計局表示,歐羅區7月份CPI初值較上年同期增長1.7%,符合經濟學家預期。7月份CPI創下2008年11月以來的最大增幅。分析師稱,歐羅區通貨膨脹率的上升主要受食品和能源價格加速上漲推動。

■日本總務省公佈,6月份日本核心CPI較上年同期下降1%。這是日本核心CPI連續第十六個月下降,降幅略低經濟學家預期的下降1.1%。顯示儘管經濟逐漸復甦,但該國仍未擺脫通貨緊縮問題。

7月 30, 2010

信報研究部 2010年7月30日威勝集團──概念獨特 有機炒上

Filed under: 信報研究部 — by 山下聖人 @ 8:59 下午
Tags:

威勝集團(3393)將於一個月內公佈2010年度上半年業績,我們今天將先進行一次預覽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*投資要點*

非 電網客戶持續增加:我們今年較早時候從該公司得知,傳統主要客戶──中國國家電網公司的訂單于去年復甦緩慢,導致2009年度業績令人失望。不過,威勝過 去十二個月致力讓客戶基礎變得更多元化,而效果已經開始展現。非電網客戶訂單的比例上升了不少,並成為2010年度上半年整體業務增長的動力之一。

國家電網公司的訂單有機會於下半年回覆到正常水平:目前最大的變數是威勝可以在即將舉行的競標中有多大勝算。這個問題尚未有明確答案。雖然威勝擁有較佳的質素和技術,但上次競標結果(去年年底)的表現未如理想,因為其他對手展開了減價戰。歷史會否重演是個大問題。


正 面因素是估值不再那麼高:雖然前景存在不穩定因素,但威勝以市盈率計算的估值(請參考市盈率區間圖)已大幅下跌,給予投資者短期投資機會。另一個正面因素 是該股乃香港唯一一間具有中國智慧電網概念而又管治良好的公司。短期而言,因為投資者紛紛買入這個概念的股份,可能使股價上升。

*主要風險*

國家電網公司的訂單可能再次令人失望:由於未能預見國家電網公司訂單再次令人失望的機會有多大,我們認為,這是投資威勝的主要風險。如果去年的減價戰重現,2010年度盈利表現可能未如理想。

總括來說,我們認為,威勝為投資者帶來一些良好的短期投資機會,但其中也有頗高的不穩定因素。有興趣的投資者應該因應情況,決定自己的持股量和投資策略。

分析員:高曉雷

放大圖片

畢老林 投資者日記 2010年7月30日上市快改革慢內銀股說正負

Filed under: 畢老林 — by 山下聖人 @ 8:58 下午

畢者推介
■所謂garbage in garbage out,做體檢不會令身體健康,偏偏歐洲卻在壓力測試的假設上上下其手,讓區內大部分銀行輕鬆過關。羅家聰在40頁的「一名經人」拆穿這個不知所謂的測試如何自欺欺人。

■作為本港唯一一家管治良好又具中國智慧電網概念的公司,威勝集團(3393)的估值已大幅回落。趁着上半年業績公布在即,投資者應否搶先吸納?28頁「信研Express」指點迷津。

■人行解除本港人民幣流通限制,算是向着人民幣國際化踏出一小步,但距離目標仍相去萬千里路。北京政府愈是拖拖拉拉,世界就愈不耐煩,美國採取「1971年解決辦法」的威脅更非等閒。詳見42頁「THE LEX COLUMN」。

7 月29日,周四。隔晚美股結束四日升市,上月耐用品訂單下跌,聯儲局褐皮書指部分地區經濟活動增長放緩,投資者憂慮經濟復蘇前景,抵銷了企業盈利理想的利好消息,三大指數跌幅介乎0.4%至1%。港股走勢牛皮,在二萬一關口整固,全日波幅僅159點,恒指輕微高收2點,收報21093點,維持八連升的佳績,成交金額卻減至563億元。內地股市造好,滬綜指創兩個月新高,惟恒生國企指數下跌30點,收報11942點;即月期指結算價報21068點,8月期指上升129點,收報21161點。

內銀「提款」三千億
隨着工行(1398)宣布供股方案,內銀股再融資計劃終於塵埃落定,根據粗略估計,六家在港上市的內銀股,合共「抽水」約3000億元(人民幣.下同)。繼中行(3988)改以AH同步供股方式集資後,工行也臨時轉軚,以供股及發行可換股債券(CB)方式「雙管齊下」,合共融資700億元。AH供股比例同為每十股供不超過零點六股,集資最多450億元;A股CB發行規模為250億元。

中行原先計劃採取配股加發行CB集資,以補充資本金,但最後還是選擇以AH同步供股融資600億元,再加發行400億元A股CB,合共集資1000億元。至於另外三家內銀股,只採用AH供股方式融資,其中建行(939)集資不超過750億元的建議,早前已獲得股東通過;而交行(3328)及招行(3968)分別集資331億及220億元的大計,更早就完成。

內銀股在3月底公布業績期間,已一併宣布融資大計,當時老畢提到配發股份在時間上雖然較為快捷,但會造成攤薄股東權益的影響,相反以供股形式集資較為公平。從多家內銀最後拍板的融資途徑可見,看在大股東金及財政部眼裏,攤薄權益甚難接受,中行、工行最終從善如流,「阿爺」在內銀決策中的影響力,於此可見。

「四大」中最後上市的農行(1288),H 股是日收市後被納入MSCI中國指數,基金在尾市積極掃貨,最後十分鐘成交金額超過13億元,佔全日總成交27億元剛好一半。股價卻「反高潮」,輕微低收 0.3%,報3.57元。在此之前,農行行使H股「綠鞋權」,多籌122億元,但A 股「綠鞋權」尚未獲行使,只差一步便可榮登「集資王」寶座,即 A、H 股合計集資額221億美元,超越工行219億美元IPO最高紀錄。

欲蓋彌彰誠信掃地
講開內銀,欲罷不能。人人都執輸行頭,爭着投資中國,但隨便問一個老外基金經理,最怕哪類公司,答案很可能是,不怕爛賬滿盤,最怕賬目靚絕,公司股東、管理層背景卻撲朔迷離。說穿了,數還數,路還路,「企業管治」在老外眼中格外重要。

紫金(2899)銅礦事件,由一宗環保事故演變成企業危機,「辛苦費」並非新鮮事,但多名管理人員均具高官背景,公司年報卻鮮見披露,這才是問題所在。也不是說,企業管理層有高官高幹躋身其中,一定就是壞事;真正令人思之「心寒」的,是種種欲蓋彌彰的行徑。誠信,往往在掩飾欺瞞中掃地!

說到內銀,從盈利能力着眼,中資銀行全球最賺錢,似屬理所當然。當今世上,除了中國,試問哪有銀行利潤能夠連年上升,淨息差持續改善,貸款話放就放,民間財富不斷向金融體系轉移?

去年,內銀天量放貸,盈利雖則水漲船高,但不良貸款隱憂開始浮現。連月來,中外媒體不停提到地方融資平台(LGFVs)潛伏着龐大壞賬;根據最新估算,不合規貸款已達融資總額的23%,內銀面對的呆壞賬(NPLs)風險,着實不容低估。

農行是日成為MSCI中國指數新貴,老畢就來個「打鐵趁熱」,借美國沃頓商學院(Wharton Business School)近日一篇關於農行和中國銀行業的分析,跟內銀「算算賬」。此文之所以與眾不同,皆因撰文者以企業管治的角度,審視內銀「現代化」,眼下甚多人關注的潛在壞賬問題,反非討論重點。

「硬件」一流 「軟件」三流
內銀的管治有何不妥?歸納起來,大致有四─
一、國有銀行上市急改革慢。正因工行、建行、中行早已上市,「四大」中斯人獨憔悴的農行,再不趕快跟上,在許多方面與其餘三家國有商銀,距離只會愈來愈遠,農行本月終於如願以償。然而,沃頓商學院質疑,中國銀行業改革方向雖正確,惟步伐太慢。歸根結柢,控制、主導權仍在中央手中,市場競爭似有還無,銀行管理層並沒有太大的誘因、動力,將改革再推前一步。

二、2009年內銀寫下天量貸款紀錄,追本溯源,銀行只是中央誓要刺激經濟的「放數」渠道;換句話說,經過漫長的股份制改革、把壞賬從金融機構身上剝離、上市集資等連串「手術」,中央只須一聲令下,銀行仍會立即打回原形,重返以往的「政策性」本位。

三、內銀上市時皆引入外資,欲借鑑西方金融巨企的管理經驗改善運作;卻其實,外資只擔當投資者的角色,所佔股權不得超過25%。在董事會中,外資代表雖有一席之地,實際上卻是「花瓶」,絕大多數董事均為黨中央人員。論本質,這些人並非貨真價實的經理,而是官員。

四、競爭少、盈利高,銀行在沒有太大的危機感下,加快改革、提高管治水平的意欲也就不大。

沃頓商學院之見,在看好內銀股的投資者眼中,也許是老外的想當然。更何況,競爭少、盈利厚,有何不好?西方金融機構闖出彌天大禍,累及全球,其風險控制、管理經驗,有哪一點值得中國借鑑?

內銀的種種正反,讀者大可在網上交流討論。老畢只知道,在中國,天字第一號鐵飯碗是國家公務員,其次是國有銀行。津貼福利優,競爭壓力小,是內銀的傳統,但世上並無免費午餐,「優差」的代價是晉升緩慢。

在下經常引述的北京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客座教授Patrick Chovanec,最近在其個人網誌上,道出一個從內銀業界聽來的「古字」。

話說教授某天與一位高管閒談,對方告訴他,銀行經過改革後,引入新制度,按此審核職員工作表現,出色者擢升,遜色者降職,但執行起來卻完全是另一回事。原先的理念是「賞善罰惡」,後來竟變成「輪流升降」。說白一點,便是今年A升B降,明年B升A降,如此這般,皆大歡喜;人人平等,永不落空。不滿「潛規」,意圖突破者,職(仕)途恐怕凶多吉少。

「輪流制」在內銀中是否確有其事,還屬次要,Chovanec跟網友分享有關聽聞,意在指出內銀以至中國的企業架構和文化,「硬件」(評核制度、風險監控措施,諸如此類)通常一應俱全,惟「軟件」(改革誘因、意願、客觀環境)卻離理想甚遠。

金融業內情,外界也許道聽途說,一知半解。然而,只須跑一趟北京、上海,甚至以遊客身份到世博走馬看花,什麼叫硬件(設施)一流,軟件(服務)三流,大概已心照不宣。

穩樓市須對症下藥
港府拍賣山頂聶歌信山道地皮,以史上第三高金額成交,本港豪宅市場隨即熱上加熱,地產商加快加推出一手盤,二手業主態度亦轉趨強硬,部分縮窄議價空間甚至加價封盤。私人地皮也趁勢標售,當中山頂道20號地盤,因擁有全維港景觀,市場預料成交呎價將打破白加道地皮6.8萬元的最高亞洲呎價紀錄。

政府產業署是日拍賣十一個港島區豪宅物業,合共售出九個單位,成交價普遍較預期高,總收益約2.26億元。

觀察近日樓市,豈止豪宅市道熱烘烘,中小型樓盤一樣火噴噴,什麼重返九七價、居屋新樓王等字眼,報章、網站上俯拾皆是。老畢認為,既然港府可以主動推出豪宅地皮拍賣,何不從增加中小型單位供應着眼,這樣不是更能對症下藥嗎?

7月 29, 2010

信報研究部 2010年7月29日目前人民幣投資工具欠吸引

Filed under: 信報研究部 — by 山下聖人 @ 9:33 下午

自香港與內地簽訂《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補充合作備忘錄》(下稱《備忘錄》)和《人民幣業務清算協議》(下稱《清算協議》)後,人民幣產品便如雨後春筍。站在投資角度,這些人民幣投資工具是否吸引?今期研究部嘗試與讀者從回報率及人民幣升值兩個角度探討這議題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香港與內地就擴大人民幣貿易結算及修訂人民幣清算安排,於本月19日簽署了補充合作《備忘錄》和《清算協議》,為香港打造成離岸人民幣中心的定位奠下基礎,也為香港這個金融市場提供人民幣服務,有著更大的發展空間。

事實上,《備忘錄》及《清算協議》簽訂後不久,本港銀行和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,迅即推出各式各樣人民幣相關產品,例如人民幣保單、利率和價掛鈎產品等。站在投資角度看,這些投資工具是否吸引?

我們可從人民幣潛在升值空間及投資回報率去探討這議題。
人民幣升值方面:市民對人民幣產品趨之若鶩,歸根究底除因為港元利率接近零,而人民幣可提供相對較高的回報率外,更重要的是預期人民幣還有升值空間,提升投資工具潛在回報率,令人民幣投資工具變得更具吸引力。

人 民幣幣值是否如一般預期般將持續出現上升?眾所周知,儘管目前人民幣率機制是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,但一籃子貨幣的成分及比重則欠缺透明度,可見人民幣 幣值的升跌,最終還是由中央所決定(包括經濟及政治考慮)。凡走勢涉及行政手段操控,便很難有效地預測其走勢。換言之,買入人民幣作投資,是否可以獲得升 值的好處則很難判定。

*升值因素不明朗*
不過,若然我們僅根據目前人民幣不交收遠期合約推算(NDF)【圖1】,顯示市場 目前也只是預期人民幣在未來十年的升值幅度還不到一成(即每年平均不到1%的增長)。值得留意的是,根據過往人民幣NDF(不論短期或長期)的走勢,可見 NDF對預測人民幣後市的走勢有一定參考價值【圖2】。

放大圖片

放大圖片

當 然,人民幣幣值的變化也非完全無跡可尋,根據過往人民幣幣值升值時的客觀經濟環境,很多時均是中國出現較大貿易順差,或/及經濟有較高的增長速度時出現 【圖3及4】。換言之,貿易順差及經濟高增長,或許是推動人民幣幣值上升的客觀環境因素(這點背後的因由相信不難理解)。

放大圖片

放大圖片

自2007/08年金融海嘯後,中國政府放鬆銀根,並推出千億元的振興經濟措施,經濟增長及貿易盈餘自2009年年初開始從谷底回升,前者更連續七個季度出現雙位數字增長,可見短期(未來一年)而言,人民幣或有溫和的升值壓力。

惟 從較長線角度則比較難說,因為環球經濟仍然存在甚多不明朗因素,尤其美國去槓桿化仍未完結【圖5】,經濟可能較長時間保持低增長(看看日本九十年代情 況),加上歐洲主權債務隱憂仍未解決,而歐洲央行也開始加大對成員國國債及財赤的控制,可能反過來抑制經濟復甦步伐;而中國經濟轉型也存在甚多挑戰(甚至 經濟震盪),這些因素相信將對中國經濟增長及貿易順差的表現,構成一定負面的影響,令人民幣較長期的升值空間,蒙上甚多不明朗因素。故此,目前投資人民幣 工具,不一定可以獲得豐厚升值帶來的潛在回報。

放大圖片

*定存產品兩弊處*
至於人民幣投資工具回報率方面:目前市場推出的人民幣投資產品,大體上可分為三大類,即一般存款、(儲蓄)保險和結構存款【表】。而產品結構均是大同小異,研究部因應個別例子逐一說明。

放大圖片

人民幣定存:這只是傳統的人民幣定期存款產品,但銀行或要求客戶存入新資金,才可獲得較高的人民幣定存利率,而實質利率則視乎年期,約由0.75釐至1.8釐左右。利率是否吸引則見仁見智(事實上,大部分人民幣存款利率,均較在國內銀行提供為低),但有兩點必須留意:

一、中國通脹水平:目前中國通脹率為2.9%【圖6】,即存款利率較通脹率為低(負實質利率),故資金的購買力仍然受通脹蠶食。

放大圖片

二、 買賣差價已佔去利息收入大部分:目前銀行人民幣(或其他外幣)的買賣差價,大部分約為0.8%或以上,部分更有逾1%之闊(當然還要視乎存戶戶口類別,部 分優先理財戶口可提供較低的買賣差價)。故此,若然價維持不變,存戶在到期後把人民幣兌換回港元,其實質回報率將更低。以豐一年期人民幣定存為例,利率約 1.4釐,惟扣除買賣差價後,回報率只有0.3釐,即買賣差價已蠶食逾七成半的利息回報。

人民幣儲蓄保險:產品結構大同小異,投資者/投保人繳交(人民幣)保費數年,其後在較後時間提取一筆過的款項(折算為港元),期間可獲得略高於繳付保費的身故賠償(若不幸離世)。這類儲蓄保險的回報率一般劃分為保證及預期可得部分。

以 目前某大銀行提供八年期的儲蓄保險為例,僅計算保證部分,儲蓄保險的回報率少於1.5釐。若然還包括預期可得紅利部分,回報率將可略為升至2.5釐至3釐 水平。當然,若然還考慮兌換外幣的買賣差價成本,回報率則會更低。此外,值得留意的是,若然投保人在保單到期前提取現金,一般情況多會少於已繳付的保費, 即出現虧損。

*結構存款回報率不高*
人民幣結構存款:這類產品可大致劃分為貨幣掛鈎存款或利率掛鈎存款兩大類。其結構相 若,投資者只要存入人民幣,並且與某外幣或利率(一般為美元倫敦同業拆息)掛鈎,只要外幣到期時水平或利率波動範圍與預期(或合約訂明)相若,投資者便可 獲得較高的利率;反之,利率則會較低。

以人民幣外幣結構存款為例,其實質結構是銀行利用存戶/投資者存入貨幣(即人民幣)的利息買入 (認購或認沽)期權,所以其回報率受到當時該貨幣的波幅所影響。另外,由於人民幣利率比較低,所以可買入期權的合約金額也不會太大,這類結構存款潛在的回 報率也不會太高(約1.5釐至3釐,視乎年期及當時波幅)。顯然,若考慮外幣買賣差價及目前中國通脹情況,這類結構存款回報率也並非十分吸引。此外,還要 留意的是,這類外幣結構存款並不在存款保險保障範圍內。

總括而言,觀乎目前市場所提供的人民幣投資產品,包括傳統定期存款、儲蓄保險 和結構存款,回報率顯然不是十分吸引,尤其若然考慮人民幣買賣差價、內地通脹情況,以及人民幣幣值可能較長時間持平的因素。當然,在人民幣沒有太大的率風 險下(相信人民幣大幅貶值的機會不大),獲得較低的回報率也是可以預期的。

無論如何,有趣的是,若然人民幣在可見的將來沒有太大的升值空間,目前投資者還會否對人民幣投資產品趨之若鶩?

分析員:呂梓毅

東尼 – 天下第一倉 2010年7月29日恒 地 基 本 因 素 佳

Filed under: 東尼 — by 山下聖人 @ 9:31 下午

問:恒地近來飽受負面新聞困擾,你會把它沽出嗎?你認為哪一間上市公司的企業管治最好?

答:我認為恒地這次賣樓手法,實在過於進取。多年以來,一眾大型發展商包括長實(1)、新世界(17)及信和(83)等,均曾為了做生意而濫用企業管治,不過人的記憶很短暫,轉瞬即忘。在芸芸發展商中,我認為新地(16)的企業管治最佳,若範圍擴闊一點的話,則首選中電(2)

恒地的基本因素良好,現價四十七元亦屬便宜,故我不打算將之沽出。

可以解釋一下恒地認股證(879)是什麼嗎?
恒地送出的認股權,容許你在明年六月一日前,以每股五十八元買入二千股恒地,惟若屆時恒地的股價低於五十八元,認股證便失去價值。恒地像派花紅般把認股證送給股東,不過現時恒地的股價僅四十八元,所以根本不值得去行使它們。

問:你對港鐵(66)有何看法?
答:港鐵並非我杯茶,其主業是鐵路營運,這不是一門賺錢的生意,所以政府用地皮補貼港鐵,令它能透過賣樓賺錢,所以港鐵大部分的盈利是來自政府補貼,而這些補貼可能隨時終止。

當然,港鐵也有它的好處,例如政府是其大股東,有政府支持,它不會出事,盈利和派息也能持續不斷。不過,對港鐵來說,提供公共交通服務比賺錢更重要,就算它想加車費,也要面對很多反對意見。

問:騰訊(700)近來股價大瀉,現階段可以買入嗎?
答:騰訊是互聯網服務供應商,股價在五年內由十元樓下升至過百元,所以無可避免會回落。事實上,去年一月,騰訊的股價不過是四十元,到今年一月已經升到一百七十元。它的市盈率達四十倍,買騰訊是一種投機,若買入價低於一百四十元的話還算不錯,但要謹記這是一場賭博。

問:我認為只列出組合開倉至今的回報意義不大,可以列出組合每年的投資回報嗎?

答:自我在此開倉以來,便抱着長線投資心態,因為股市總是波幅不斷,而我希望組合可以安然渡過這些波幅。其實,排除這些波幅後,股市基本上是穩步上揚。開倉已經十年,組合的盈利非常可觀。

儘管我不會永遠準確,但無論如何,我認為長線買入股票,比起其他形式的投資,能給予投資者更高回報。我相信經歷連續三年的低回報後,未來的表現會讓大家刮目相看。

本週,我以每股五元七角八仙賣出了五萬股工行,以每股四元一角賣出了五萬股中行,並以每股三元二角二仙買入了十五萬股農行。

林行止專欄 2010年7月29日美元早失光環 英鎊貼金之譯

Filed under: 林行止 — by 山下聖人 @ 9:30 下午

一、
印度貨幣盧比(Rupee)向來只以縮寫的Rs或Re作為標示,印度政府認為其貨幣要有一個如$或?的貨幣符號,非如此不足以彰顯其「日益 重要」的地位,因此全國徵求設計,最終在三千多份圖案中,選中一個由梵文天城體(一種書法)的Ra和羅馬字母R混成的圖案(見《印度時報》,英美報章似未 之見);看印度報章的報道,印度人頗為此而沾沾自喜甚且自豪,因為從今而後(半年內全印使用、二十四個月後全球通行),印度盧比便可以通過標誌確認,同時 能與世界重要通貨「平起平坐」。

為彰顯其地位及方便記賬,貨幣大都有符號,二○○七年一月十八日筆者在本欄有概略的評述(見收在《政股合一》的〈符號各有所據幣值積弱則一〉一文),現在重讀,發現有關美元符號$來源的「考證」有誤,索性再作一文。

○ 七年拙文是根據艾.蘭德那本「影響力僅次於《聖經》」的《巨人聳肩》(《Atlas Shrugged》,《地球的震慄》或《阿特拉斯聳聳肩》)第十章〈美元的標誌〉(〈The Sign of Dollar〉)的資料撰成;蘭德女士借主角之口,指$是合眾國US二字重疊後截去U字底部而成,此說似是而非,筆者當時加了這樣一句話:「此是小說家 言,不一定可靠卻也不無道理。」非常明顯,筆者對蘭德之說存疑,而事實證明筆者的「懷疑有理」,因為據美國錢幣學會負責人今年七月十五日對 Slate.com記者的說法,在十八世紀後期,美國未獨立前所用的貨幣,主要是英鎊及西班牙披索(Peso),當美國於獨立(一七七六年)後不久的一七 八五年發行立國後的貨幣美元時,其符號便故意仿西班牙披索而棄英鎊,以示真正獨立不再與過去的宗主國有任何聯繫;西班牙披索的貨幣符號Ps,一般寫成 PS,急就章的簡寫為S加從P字割取的一直劃,遂成$;至於何以寫成$,有人(如蘭德)說是U字的簡化(去底),但更令人入信的說法為這是西班牙王國紋章 上直布羅陀二支柱(代表大力神和太陽神,西班牙向來視英屬直布羅陀為其屬土,只是西班牙不及中國強硬,該「岩石」至今仍歸英國管轄;西班牙以直布羅陀二支 柱入紋章,顯然是阿Q精神作祟),設計美元符號的官員套用之,目的亦有給英國好看的用意!無論如何,美元的符號早已$及$並用。

寫稿 時再查蘭德這本厚達一千二百頁的「巨」著(巨字所以加上引號,是因為它宣揚的哲理已過時,此事稍後再談),其記美元符號(壓印在主角Owen Kellogg的煙盒上)的第十章,除述說$的來源,還有不少謳歌美元但如今看來已不合時宜甚且是假大空的讚詞,比如她這樣寫道:「美國是世界唯一一個國 家,其貨幣(金錢)不是用武力搶掠而來,而是通過貿易、互補有無的自由貿易獲致;美元符號代表了人的心智(man”s mind)、他的工作成果、他的生命和他的歡愉。奧雲(Owen K)指出即使$是邪惡的招牌(a brand of evil),受盡世人詛咒,他和他的同道亦會置諸不理,繼續視之為一種榮譽並不惜犧牲保護它!」

《巨人聳肩》寫成於五十年代(一九五 七年初版),當時與金價掛鈎,美元確是美「金」,然而好景不常,一九七一年尼克遜總統取消金本位制,金價自由浮動,等於美元「無錨」,失卻靠山,價遂江河 日下,一路急挫慢跌,今日美元的購買力已不及當年的「零頭」,美元全憑美國政制健全、政黨和平輪替、政治穩定和軍事強權持,才能保住其世界通貨地位。一句 話,蘭德筆下的美元早已不復存在,$雖然不代表邪惡,卻是以武力為後盾間接搶奪他國財富的不負責任貨幣制度的象徵!

二、
趁 機再談談dollar的來源。數年前筆者瀏覽一本「小童經濟學」《糖果的價錢怎樣了》(R. Maybury :《Whatever Happened to Penny Candy?》),這本為高小和初中生寫的小冊子,指出一五一九年波希米亞(今之捷克)重鎮Joachimtal(今名Jachymov)的鑄幣廠鑄造重 量一盎斯的銀幣,名為Joachimthaler(銀幣以廠地為名,頗類清末袁世凱政府鑄造的銀元稱為「袁大頭」),由於銀真價實,這種銀幣成為硬(人人 接受全球流通)貨幣,而為方便計便以縮稱的thaler行世(當今行為財務學大師、芝大講座教授R. Thaler〔筆者多次介紹其學說,譯為朵拉〕,料為中歐移民),thaler慢慢成為「一盎斯白銀」的代名詞。顯而易見,此字英語化後成為taler, 美國獨立後聯邦政府以之為貨幣單位並「美」化之為dollar。此說可以接受,但實情是否如此,不敢說。

美國政府借用代表盎斯白銀的 字為美元,當然有自高身價之含意,但尚不至不知自量到把美元與盎斯白銀等值。相比之下,英國皇室真是目空一切,原來英鎊原名Pound(在一二八○年前為 Punde)Sterling,前者為衡量單位磅,後者「史他令」為九二五白銀(一千份中九百二十五份白銀、七十五份黃銅)的專有名詞,二字合起來的意思 是一英鎊等於一磅純度九二五的白銀—準此,英鎊是「貼金」之譯,英磅才是正譯。

「史他令」又從何而來?據說是出自 Easterling,此為以提煉純度九二五白銀(加進小量銅以強化其硬度)而出名的德國小鎮,十二世紀英皇亨利二世(一一五四—一一八九年在位)進行 「貨幣改革」,從該地進口白銀,其名遂被英語化為Sterling;不過,也有學者(見《劍橋百科全書》)認為此字來自諾曼底的銀幣Steorling, 諾曼底人於十一世紀征服英國(史稱The Norman Conquest),引入銀幣,其後被英國「同化」。

英鎊的標誌£則有根有 據,不必小說家強作解人。磅(pound)的簡寫L(或大家更常見的lb),來自拉丁文的libra(一磅重),L加上先令的S(Shilling則是從 羅馬貨幣單位Solidus衍化而來)成為£(顯然是美化版)。英國貨幣在一九七一年前分為鎊、先令和便士「三級制」,惟英鎊的符號沒有便士,料與加上太 複雜,此一代表最小貨幣單位的銅幣且於是年被改革掉;便士的原文pence,為penny的複數,其符號d則來自羅馬時期最小貨幣單位denarius。

不過,不論鎊、先令和便士的出處,一英鎊等於一磅白銀(公元九七五年制定),現在看來已如神話,因為以昨天(二十八日)盎斯白銀收市價企 於十八美元水平計,對美元仍呈強勢的英鎊,當日亦只能購得百分之一百四十五磅白銀(一磅為十二盎斯;衡量一般物體的磅為十六盎斯,衡量金銀鑽石等貴重物品 則以英國金衡制〔troy或fine〕十二盎斯為一磅作基準),如此看來,英鎊購買力在不足一千一百年內,已貶值了近一百五十倍,接近「一文不值」。這些 簡單的敘述,顯見通貨膨脹的威力,亦說明長期持有紙幣肯定會吃大虧!

三、
為免混淆,不少貨幣以縮寫加符號作標示,如人民幣 Yuan(圓)和日円yen,都是「圓」(round object)之意,其符號?,皆從Y字衍化,惟各加上cn及j以資識別,根本不具什麼意義;七月十五日本報刊出李仲德〈謹呈溫家寶總理的一封信〉,談的 主要是「漢語拼音」問題,卻同時建議和英鎊、美元、泰銖等外幣一樣,人民幣應稱中圓,想來不無道理(中圓足與日圓分庭抗禮!中圓的符號可以簡化C?,以別 於日圓的J?)。

歐盟國多聲雜,其共同貨幣歐羅不管用哪國的縮寫,都有「失嫂意」之弊,因此索性公開「招標」,其符號EUR是從二千 多份應徵圖案中由歐盟委員會投票選出。貨幣符號之前加國名縮寫字母以「驗明正身」,為國際慣例,如加拿大元C$(與尼加拉瓜貨幣Cordoba的符號同, 只是尼是小小國,貨幣乏人注意)及因加入歐羅而棄用的德國馬克DM(deutsche mark)。中圓和日圓共用?,其實不足為怪,以用$為貨幣符號的便有利比亞、阿根廷、澳洲等國和香港;而黎巴嫩的£與英鎊同,土耳其的則為……。幾乎所 有的主權國貨幣都有符號,印度人為盧比有新符號而雀躍,其民族心智頗為費解!

畢老林 投資者日記 2010年7月29日升值事小兌換事大 受惠人幣香港有計

Filed under: 畢老林 — by 山下聖人 @ 9:29 下午

畢者推介
■人民幣產品近日如雨後春筍,定期存款、儲蓄保險乃至結構存款,花款愈來愈多。研究部從回報率及人民幣升值角度逐一解構,評介這些產品是否值得吸納。詳見30頁。

■八達通具計價、交易及儲值功能,定義上是一種貨幣。既然八達通公司的地位相當於發鈔銀行,鬧出個人資料大醜聞,到底誰人應付最大責任?羅耕在30頁的「財經DNA」論八達通監管的缺失。

■深滬兩家證券交易所是歡喜冤家,打從1990年成立以來就打生打死。鐘林在23頁的「中國股市」細訴兩所過去二十年的明爭暗鬥及此消彼長,探討體制內的寡頭競爭對投資者的意義。

7 月28日,周三。隔晚美股個別發展,消費者信心連續兩個月下跌,至五個月低位,企業業績表現參差,道指微升12點,但納指及標普500指數俱低收。港股先 跌後升,輕微低開11點,於20900點企穩後,大市掉頭回升兼衝破21100點關口,並一度逼近21200點水平。恒指全日上升117點或0.6%,收 報21091點,為連續第七日報捷,成交金額增至625億元。國企指數高收41點或0.4%,收報11972點;結算前夕,即月期指上升87點,收報 21051點,低水40點。

港府本財政年度第四次賣地,拍賣山頂聶歌信山道地皮,由南豐與九倉(004)首 度攜手合組財團,以104億元投得,較開價80億元高出30%,每方呎地價3.2萬元,為市場預測成交價的中間值。猶記得上次東涌地皮拍賣時,剛巧遇着港 府推出九招十二式,樓市期間急速降溫,南豐尷尬地自行競價,成為地皮得主。轉眼間,樓市氣氛已徹底改變,南豐是次奪得山頂百億豪宅地王,創下歷來第三高紀 錄。

股市情緒話轉就轉,樓市氣氛比股市變得更快。這中間,自然有人歡喜人有愁。地產股連續兩日逆市下跌,分類指數下挫261點或1%,收報27120點。

銀行股「大細」齊開
是 日焦點在賣地,但老畢認為,錢莊界發生的事,更值得一書。本港上市金融股,不論大小皆顯著造好,先講「大」。巴塞爾協定III(Basel III)這個對國際銀行業的「金剛箍」,原來不似想像中那麼緊。巴塞爾委員會放寬了對一級資本的要求,同意把遞延稅項、按揭債務管理資產及子公司銀行少數 股權,一一納入資本儲備。另一方面,首度全球推行的槓桿比率限制,雖然上限維持在建議的三十三倍水平,但有關限制可以延至2018年才強制執行。

由於新標準可望減輕銀行強化資本的壓力,大型環球銀行及保險企業如釋重負,股價全線造好,控(005)連漲七天,突破80元大關,升幅2.6%;渣打(2888)上揚3.3%,盤中更創出233元的一年新高;宏利(945)抽升5.2%;保誠(2378)大漲6.3%,一度創出68.7元的上市以來最高水平。

離岸在岸定位清晰
「大」嘅講完,但其實只是頭盤,「細」嘅至係主菜。周二停牌的工銀亞洲(349),其母公司工行(1398)剛發表通告,通過供股把工銀亞洲私有化。具家族背景的中小型銀行股繼續熱炒,大新系走俏,大新金融(440)及大新銀行(2356)齊齊漲逾5%,而日前率先造好的永亨(302),再進賬2%,創興銀行(1111)亦輕微高收1個巴仙。

市 場傳聞、跟風炒作,自有高人優為之。老畢乃macro man一名,獻醜不如藏拙,集中講講大picture可也。咁啱咁橋,執筆前剛收到野村「反斗星」Sean Darby的最新分析報告,對中港台金融經濟融合一事,頗有精闢之見。好東西自要跟讀者分甘同味,撮要述之,兼談一下個人愚見。

此君二話不說,劈頭便是一問:自從人民銀行跟本港人民幣清算行中銀香港(2388)簽署《關於人民幣業務的清算協議》後,本港銀行股的表現,似未能反映此一對香港發展舉足輕重的大趨勢(老畢補充一句,這兩天「港銀」股價走俏,個別消息所起的作用,甚於人民幣國際化相關發展)。

《清 算協議》簽訂後,港滬圍繞人民幣離岸中心之爭,大體上已塵埃落定,上海被定位為人民幣在岸(onshore)中心;換句話說,香港作為人民幣離岸 (offshore)中心的地位,隨着協議的簽署而變得更加鞏固。遲至兩周前,上海對爭取成為人民幣離岸中心,仍無鬆懈之意,但現在情況既已明朗化,港滬 分工定位清晰,香港一直擔心中國金融自由化必令本港喪失資金融通橋樑角色、逐步遭邊緣化,應可隨着協議生效而大大釋疑。

勿見樹不見林
Sean Darby要說的是,本地投資者以至分析員,每提到「人仔概念」,十居其九都把注意力放在人民幣的升值潛力,忽略了中國金融改革的終極目標乃人民幣自由兌換,豈非見樹不見林?

此 君還提到,在內地與香港、台灣分別簽訂CEPA和ECFA後,福建、台灣和珠三角地區這個「貿易鐵三角」(Trade Triangle)不斷磨合,一個必然結果是人民幣交易日趨頻繁、使用量與日俱增。香港從人民幣「可兌換性」(convertibility)發展中所得 的好處,將遠遠大於人民幣「升值」(appreciation)。

「反斗星」之見,讀者不妨參考。在老畢看來,滬港之間的明爭暗鬥, 今後仍會陸續有來;以為離岸/在岸「對號入座」後,兩個金融中心的競爭就會息止,未免太過「賴伊乎」。不過,老畢十二萬分同意,本地投資者過分看重人民幣 的升值潛力,對中國日夕念茲在茲的人民幣國際化,並未給予應有的重視。

須知道,人民幣國際化不是一個「斬件式」的概念,升值與否,是 中國拿來跟西方國家討價還價的,但人民幣國際化卻是一條有進無退的不歸路,步伐也許不會很快,中間可能出現諸般波折困難,但與其花時間計算人仔升值多少, 航空股債務便減若干,還不如想一想,在人民幣國際化這個大前提下,有哪些股份真正值得長期持有,又有什麼股份可以在這條「不歸路」上長食長有。

今年以來,要在香港找一隻股價穩定而且派息可觀的股票,你認為是哪一隻?控?不!領匯(823)?中!全世界俱「息」字行頭,今年在美國大行其道的一類投資叫MLP。有求必有供,好幾隻相關ETF相繼推出市場。

MLP 的全名是Master Limited Partnerships,乃美國一種企業架構模式。在傳統合夥架構中,合夥人須對其投資的企業負上無限責任,但MLP的架構建立於有限合夥的基礎之上, 由至少一名普通合夥人與一名有限合夥人組成,前者負責經營和控制公司,並要負上無限責任;後者則提供大部分資金,並持有股份單位,享有收益分配權。換作一 個信託概念,普通合夥人就是經理,有限合夥人就是投資者,情況與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(REIT)相似。

投資概念見光多死
在 美國,MLP於州稅制或聯邦稅制底下,均享有企業收入稅務優惠,但必須逐季分派收益,否則可以構成違約。大部分MLP必須有90%經營收入,或利息、股息 支付,跟天然資源、商品和房地產相關,最常見的是輸油管道公司。舉個例,一家能源企業把旗下輸油管道資產組成MLP,再分拆上市,這些管道資產就像商場物 業,其租用合約便成為MLP的收入來源,定期分派給投資者。因此,投資MLP跟買REIT大同小異,既博股價上升,亦享穩定股息收入。

MLP 屬高息投資工具,股息率可以接近雙位數字。由於高息是主要賣點,今年在美國大受歡迎,幾家較出名的MLP,孳息率因而回落至5%-7%水平。不過,話得說 回來,相對現金或國債,5%-7%的股息率,已經相當和味。不過,既然MLP的收入與能源業關係密切,其收入分派及股價,跟石油、天然氣等能源商品價格自 有一定的關聯,風險不能忽視。

美國目前有九十一家MLP,但基金公司是吸水機器,也是市場推銷機器,美國現有兩隻投資於MLP的 ETF,另有兩隻相關ETN(交易所上市票據),報載還有兩隻新的ETF已入紙申請掛牌。你有需求,我有產品,但歷史告知大家,基金公司的主題產品多如雨 後春筍之時,往往就是市場見頂之日。例如,2006年房地產基金炙手可熱,翌年農產品基金賣個滿堂紅,2008年則是氣候基金當旺;風光過後,無不「落拓 江湖」。凡此種種,都是投資者必須引以為鑑的先例。

本港市場和證監近日對A股ETF心存疑慮,實在難怪。在極短時間內,A股ETF突然多達二十二隻。有求必應,是供應商生存之道,曹Sir雖說過「A股有買貴冇買錯」,但真金白銀投資的是閣下,如何在這些ETF中擇優而買,切記不可掉以輕心。

A new bursa update blog

Filed under: 马来西亚KLSE股票 — by 山下聖人 @ 6:33 上午

A new bursa update blog

http://bursaupdate.blogspot.com/

下一页 »

通过访问 WordPress.com 创建免费网站或博客.